燃煤锅炉环保标准排放用锅炉袋式除尘器旭润牌(1) 空气预热器卡涩及其它燃烧故障,烟气温度骤升。 (2) 四管炸裂,大量水汽混入烟气。 (3) 尾部受热面及烟道漏损,人孔门、通风孔、检修门关闭不严,大量冷空气渗入(漏风率>2%),烟气含氧量增加,温度降低。 1.3 除尘要求 1.3.1基本原则 对于电站锅炉机组,除尘设备及其引风机既是环保设备又是重要的工艺设备。引风机的抽吸必须确保锅炉稳定燃烧,除尘器又是防止引风机磨损的保护设备。因此设计电站锅炉除尘装置的基本原则首先是适应各种燃煤锅炉烟气特性及参数,并讲求高效、低阻、**命,确保在锅炉机组的一个大修期(三年)内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1.3.2具体考核要求 (1) 粉尘排放浓度 满足国家及地方较新“排放标准”要求:2010年全国实行50mg/ Nm3 ,京津唐等发达地区为30 mg/ Nm3。 (2) 除尘器运行阻力 选用袋式除尘器时,初期阻力700~1000Pa,终阻力1200Pa。 (3) 除尘器漏风率 除尘器本体漏风率≤1.5%. (4) 使用寿命 主要易损件(如滤袋、脉冲阀)的使用寿命3000h,确保除尘器在一个炉役周期内稳定运行。 高效率 高标准低耗电量 碳钢 除粉尘低耗电量耐高温燃煤锅炉袋式除尘设备2. 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设计选型沿革及趋势 2.1 总体概况 电站燃煤锅炉的除尘器选型经历了由湿法到干法,从旋风除尘器到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发展过程。 2.2 国外情况 (1) 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电站锅炉以使用静电除尘器为主,工业锅炉则都使用多管旋风除尘器。1979年美国联邦**颁布新污染源排放标准(NSPS),为有效控制粉尘及硫氧化物的排放,电站改烧低硫煤,袋式除尘器的使用逐渐增加。截至1989年底,累计已有99套袋式除尘器用于装机容量为2135万千瓦的各类锅炉烟气除尘,其中55套为反吹风清灰,30套为反吹风+声波清灰。曾对59台袋式除尘器的运行状况作了重点调研,普遍情况良好,滤袋失效率小于1.2%。九十年代以后,高气布比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电站除尘脱硫项目中获得推广应用。 (2) 澳大利亚的发电站燃用低硫煤,1972年开始使用袋式除尘器。较先由人口较多、工业密集的南威尔士州把电站所有的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大多采用Lurgi-Howden开发的低压回转脉冲喷吹清灰以及机械振动清灰型,新建电厂全都选用袋式除尘器。目前澳大利亚电站锅炉袋式除尘器的使用率已达到**。 (3) 欧洲各国的电站锅炉也在大力推广应用袋式除尘器,以瑞典Flakt、法国Alstom为基本型式的行喷脉冲袋式除尘器具有较大市场。欧洲电站锅炉袋式除尘器的使用率约占20~30%。 高效率 高标准低耗电量 碳钢 除粉尘低耗电量耐高温燃煤锅炉袋式除尘设备2.3 国内情况 我国电站锅炉烟气干法处理流程的除尘设备选型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1)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家对电站锅炉烟气尚未制定专门的排放标准,而执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对电站锅炉按排气筒高度确定烟尘排放量(kg/h);对工业锅炉规定烟气排放浓度200mg/Nm3 。标准较松,因此可以采用多管旋风,而大都采用静电除尘器。 (2) 八十年代后,我国火力发电产能快速发展,建了一批大中型火力发电站,烟气排放量显着增加,烟尘及SO2污染日趋严重。1983年,我国**颁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1),同时规定了粉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1992年、1999年先后二次修订排放标准,对除尘器的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先后由巡检司、普坪村等六家中小型电厂开展使用袋式除尘器的试验研究工作,大都是反吹风类。因受当时我国袋式除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认知观念的限制,都未能取得成功。1991年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决定引进澳大利亚Howden公司的低压回转脉冲袋式除尘技术,对33#炉实施除尘改造,关键设备由澳方提供。历时三年多,也因系统存在渗风冷却、参数控制不当等问题,滤袋多次破损、频繁更换,严重影响锅炉机组正常生产,较终还是改回静电除尘器。